“稍息!立正!向右看齐!向前看!报数!”2月20日上午9时10分,晓林镇东赵厂村西出口卡点的“每日一课”在交接班里快节奏地进行着。村里8名退役军人,随着包村干部、晓林镇军人事务站副站长唐志成的口令,精神饱满地列队、报数。
这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混编班”的队伍年龄相差46岁,上至72岁、下到26岁,入伍时间横跨五个年代。面对严重的疫情,他们立下铮铮誓言,坚守在村子进出口的卡点处。东赵厂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辉介绍说,卡点向西能到镇政府和国道京赞路,向东能到刘家庄、陈家庄等5个村,每天都会有100多辆车和200多人进出,是全村工作量最大的卡点。
文德镇中河流村退役军人崔利好经营着一辆中巴车,在疫情防控升级后致电曲阳县卫生健康局,表示可以用中巴车运送防疫人员和物资,并把车开到县卫生健康局待命。镇里、村里缺少消毒用品,他开着中巴车跑遍周边卖消毒用品的商户,最终买回150斤84消毒液。“部队对我的教育我不会忘记,越是在危险时刻越要向前。”
产德乡纸房村的蔡光辉是某部现役四期士官,在县医院工作的妻子投身到疫情抗击一线后,他把年仅3岁的孩子送到岳母家,毅然从县城返回老家担任志愿者,20多天吃住在村。党城乡喜峪村25岁的退役军人孙田林是一名预备党员,白天协助村干部进行防疫知识宣传、人员登记、日常消毒,晚上在卡点值勤。
“一日当兵,终身为国。这场疫情吹响了我县1615名退役军人的‘疫’线冲锋号,他们用坚守一线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担当和使命。”曲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井锁龙介绍。